close

第十章

69229.jpg

載營魄抱一,能無離乎?專氣致柔,能嬰兒乎?滌除玄覽,能無疵乎?愛國治民,能無知乎?天門開闔,能無雌乎?明白四達,能無爲乎?生之,畜之,生而不有,爲而不恃,長而不宰,是謂玄德。

這一章所講的概念很重要,成為後來道家修行的主軸,修行道家必定以它為依歸,偏離了這個概念就不是道家的方法。所以修行一定要讀書,不管修何法門,一定要入門,要入門一定要遵循當家的思想概念,畢竟千古萬代以來,修行成果者都是如此。如今社會談修行者滿街都是,甚至於有些驕傲、拱高、自以為是的,不但經不起試驗更無主軸思想概念,最終都要自取滅亡。

我們分兩段來講,第一段我們先解釋原文。載營魄抱一,能無離乎? 就是說,承載靈魂體魄和肉體能否合為一體而不分離呢? 換句話說,靈魂靈魄和肉體絕對不能分離才是修行的方法。專氣致柔,能嬰兒乎?把身體裡的氣凝聚在一起達到致柔,非常的柔順,也就是非常的緩慢順暢綿綿不息。像嬰兒那個樣子。嬰兒,八個月前或周歲以內的叫嬰兒,嬰兒不會用一般人的認知去思考行為,他只會以本能去行為,對所有一切也不會妄加干預,睡覺時用腹部配合肺部呼吸。滌除玄覽,能無疵乎?覽是觀看的意思,那玄覽就解釋為記憶的影像,也就是妄念、雜念。滌除,洗去,洗去雜念,丟棄雜念、妄想要到一塵不染的乾淨,空無。愛國治民,能無知乎?愛護人民治理國家,能夠不要用一般人的認知巧智心機來治理嗎?也就是不要以巧智心機來治理國家統治人民百姓。

天門開闔,能無雌乎?天門就是人體頭蓋骨頂端叫百會穴的地方,無雌就是正雄,也就是純陽的意思。天門的開和閉能達到純陽嗎?這句話很重要,這我們待會兒再說。明白四達,能無為乎?完全明白通曉宇宙的道理,而能真正做到無為嗎?換句話說,通曉宇宙的道理,而能做到無為嗎?換句話說,通曉宇宙的道理而能行無為於處世,才是真正得道之人。

下面這幾句,生之,畜之,生而不有,爲而不恃,長而不宰,是謂玄德。學者認為放在這裡沒連貫,是錯簡重出。這在第五十一章會再出現,我們先不談這幾句。那以上是我們從字面上去解釋。

這一章更深層的意思,從這個角度更深入去理解它,而成為後來道家修行的主軸,是修行道家最基本的功夫概念。以下是我對這一章的理解,僅供參考,不吝賜教。

載營魄抱一,能無離乎? 道家講陰陽,陰陽有動靜。修行道脈靈修,聽我講老子,我從動、靜兩面深入來著墨。靜是以靜坐的角度來說,動是以行為修身這個角度來談。好接著看。載營魄,人有三魂七魄。魂是純真乘載累世因果轉世而來,存於肉身之中,觸動心靈深處感知、第六感感應、超能力、預感,這都是靈魂的作用。靈魄,是今生今世主宰著肉身意識行為的。承載魂魄的是肉身。一是道。抱一,是修道。修道就是要肉身、靈魂、靈魄三者合一,也就是魂魄不離身,這很重要。我們打坐的時候,魂魄要守住肉身,三者合而為一,三者都不分離,有人說守舍。魂魄身三者合一,即為混沌,似無若存,在氣的作用下,即產生能量,也就是真氣。也必須如此真氣才能生成,時時練習這才是靜坐修行的功夫。而不是坐下、眼睛一閉妄念生成,便是靈魂出竅,上天庭、下地獄,靈通了得,如此,老子說是自取滅亡。

以動的角度來說,乩童借體,是外靈將靈魂暫時從肉身移出,而借用肉身,叫借體。一般正常人的行為是肉身原本由靈魄主導顯現,靈魂隱藏其中。然而靈動時,是肉身由靈魂主導,靈魄隱藏其中,也是三者合一不分離,真氣才會產生。不管是靜或動所產生的真氣才能滋養身魂魄,這才是靈修。而不是借幾條靈來借體,借完體後什麼都不知道,什麼都沒有,靈是靈,人是人,而人從頭到尾完全沒有改變什麼思想、行為、個性、認知,完全沒進步,這怎麼會是修行呢? 沒靈動時,也要靈魂、靈魄、肉身三合一,精神才能專注,眼裡有靈魂,形體有靈魄,將所學行為於生活之中,這才是修行者必行必為也。三合一靜也好動也好,才會產生能量,這能量就是我們肉身魂魄賴以存活的因素,叫做「精」。

形而下的人體藉由呼吸、吃、睡來產生能量以供人體繼續存活下去,藉著老子的方法修行,從人體中修鍊而得形而上的真氣,真氣之能量就是「精」。人從出生開始體內便有精氣能量,這精氣能量也是循道無為。人的肉體器官由出生到顛峰壯年,轉而衰弱漸漸氣虛,直至死亡,還於虛無。修行就是藉著方法修鍊,提升真氣長存,謂之「養生」。

人睡覺之時猶如死亡,只是睡覺時多了呼吸罷了。然而,當魂魄還在肉身之時,人是清醒的,熟睡之時是魂或魄離開肉身的狀態,讓肉身配合呼吸達到充電、釋放壓力,補充能量的作用。此時魂和魄有一種是離開身體的。是淺層睡眠的狀態,這時魂在肉身表面三呎以內,有氣凝聚魄不散,是一種能量叫氣魄,用特殊攝影會有彩色光,每個人都會有。這時作的夢會比較浮誇,因為靈魂承載著累世因果。當魄離開肉身而睡時,因為靈魄在人體清醒時主宰著肉身的一切,是今生今世的你,此生最重要靈識,修行就是要修此生靈魄的聚合不散,藉真氣聚魄而和魂結合為一,而返回元靈,而長存不滅。拉回來主題,魄離開身體而睡時,是處在第三或第四睡眠狀態,也就是熟睡的狀態,深層睡眠的狀態。魄離身而睡時所做的夢比較接近現世生活中的一切,也包括天庭的事和地獄的事,會比較真實感。

當處在睡眠狀態的人,經碰觸、拍打、搖晃,或者呼喊、呼喚、叫喚等等方式,能使睡夢中的人回神醒來。假使靈魂先回來,靈魄還沒完全融合,就會出現迷迷糊糊意識不清的狀態。相反的,如果人是在清醒的狀態,受到外來的驚嚇或極度的恐慌,靈魂或者靈魄會離體而出,而出現失魂落魄的狀態,嚴重者會因此而病倒。所以收驚、回魂回魄是有一定的功效的。

我曾經有過瀕死經歷,體悟魂魄與肉身的關係比較深刻,也有所印證。因此我以上所講大家不要輕易跳過,反而要好好思考體悟。不是隨口亂說的,也不是一般人能講得出來的。

因此,老子告訴我們不管正常人狀態也好,修道時也好,魂魄和肉身定要合一不能分離的。

專氣致柔,能嬰兒乎?這句話在講氣。不是我們所認知這個用鼻子或嘴巴呼吸的氣,而是存在體內的真氣。

接上一句,一樣由靜和動兩方面來說,先講靜,靜坐時要像嬰兒一樣,像嬰兒的什麼呢? (一)思想,嬰兒尚未被灌輸一般人的認知,意識是懵懵懂懂的,就像是混沌,似無若存,在靜坐時要把持這種意識。(二)行為無為,純真、自性、無意識目的,隨興的行為。靈修者,有些人處在靈魂主導的醒靈階段,無法像一般人靜靜的坐,他們會在靜坐時產生靈動的現象,此時不要制止他們,要讓他們不由自主的靈動下去,這種無為的靈動才是靈動者所需要的靈動。(三)腹部呼吸,嬰兒在母親體內時就是用腹部呼吸,出了娘胎以後接觸了空間壓力變化,用力的哇!一聲肺部起了作用,便開始用肺部呼吸,但他是處於肺部和腹部共同呼吸的階段。這是道家修練非常重要的呼吸方法。

以動態來說,靈修者的靈動非常忌諱動作教導,什麼指法怎麼比,腳步怎麼踩,舞步怎麼跳,動作怎樣怎樣,這些都是錯誤的方法。應該要像嬰兒一樣,放空一切雜念,思想混沌,似無若存,任其自然隨性而動,無為而動之,呼吸也不管它,會自然呼吸。這才是真正的靈動。

保持像嬰兒這樣子的狀態,自然就會產生真氣,真氣一產生就會自然運走全身經脈,莊子講的搏扶搖而上,從海底自然運走而上至百會再從百會走而下,無為運走,不需要特別去外加干預運行。緩慢順暢,綿綿不息。

滌除玄覽,能無疵乎?不管處於靜坐或動態都要像把鏡子擦到一塵不染的狀態,也就是放空雜念、妄想,什麼都沒有,到了如此境界才能照見自己的本性,透徹明白人性。

天門開闔,能無雌乎?以前面所講述的方法修練,達到純陽的境界,什麼是純陽的境界? 簡單的說,就是修練今生今世的七魄,靈魄與靈魂肉身完全融合不再分離,真氣隨時隨地運走全身,思想純正,混沌無為,氣貫全身,體外氣團圍護,壟罩全身,無私慾無雜念,無為處世,這樣子的境界叫純陽。修練達到這樣子的境界,天門可以自己控制開闔。天門有人說在百會,有人說在玄關,因為我還沒到如此境界,所以我也不知道。修練到如此境界,魂魄完全無分別的融合這就是真身元靈聖胎,可以自由自在的進出肉身,這種境界才是真正的靈魂出竅。

明白四達,能無爲乎?完全透徹明白人性社會之道、宇宙萬物生滅變化之道、生死變化之道,形而上無以言說的那個道便能無為處世,也就是得道的聖人、神仙了。

這一章的這五句話,我把它運用在道脈靈修,是非常完整的修練方法與方向,這也是我多年修行的心得套用在這裡,解釋出來給大家做參考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。

(摘自 老子道經 p.27-31)

 


《老子道經》玄谷道人 註解,延續《道脈靈修》的精神,闡述老子道經內容與靈修法門的理解。歡迎向 陳威淵老師索取(0911177082),免費索書,歡迎助印。

陳老師教導道家清靜無為,以及道教仙道修行,無開宮辦事,作法也無收費。歡迎詢問道脈靈修相關疑惑。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道家 靈修 道脈靈修
    全站熱搜

    虛靜常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