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

74757.jpg

首先你先選擇你要修哪個法門,這個觀念上的重要性,我在《道脈靈修》書裡面有講了很清楚,每一個宗教(正信正念)歷史悠久,沿生出來的法門也都很多,每個入門和修行方法都不一樣,沒有一貫的修行方式,遵循而上的話,那是進不了精妙之處的,修行也只是在皮毛打轉。

佛教重在空無,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,無己不執著,一切皆空,空之又空又要破空,是道家講的形而上的「無」。儒家和基督、天主教講的是一切看得到的三綱五常、四維八德、愛與寬恕,是道教講的形而下「有」的一切。這兩者都偏在兩極。然而道家思想是兩極互為變化無中生有,有而化無,互為變化生生不息。深奧精妙,窮其一生也甚微參透者。如果你有興趣,請先好好的慢慢的讀和思考我的作品,等你確定要進入這法門再說,當然你可以親身接觸更多的宗教再做決定,我在《道脈靈修》裡也分析的很清楚。

宗教是人類心靈的歸宿,淺層的概念就是「信仰」,信仰能使心靈安寧、寄託希望、甚而產生力量。但和修行卻是兩回事。深層的宗教概念是「修行」,進入教義思想中去探討研究、深思了解、身體力行、而心有所得,才是教中之人。

任何人都有選擇宗教的自由,畢竟這是一生的志業,是主導身、心、靈一生的力量,甚至死後未知空間的靈的一切。因此進入修行之前,了解各個宗教派系的修行方法是非常重要的,選擇適合自己修行的方式才能讓自己快快樂樂的修行,才能有源源不斷的毅力,不半途而廢。

簡單來說,佛教講空無,注重在形而上「無」的境界,捨棄一切有形而成就無形心靈的境界,佛的思想能讓世間一切苦難的人找到心靈的寄託,造褔眾生,功德圓滿無量。儒家、基督教講實「有」,一切眼見為憑,耳聞為證,注重在實際生活中的觀念、思想、方法、制度...等等,一切以法治規範人的生活。正念正識能使活在真實世界的人,心裡感受到彼此之間善、喜、樂交流的能量,而滿足心靈的空虛。社會缺少善才需主張善,社會缺少愛才需主張愛,缺少道德才需主張道德...。孔子、基督的思想讓人感受到正能量與希望,使眾生對未來有所寄託和希望,功德圓滿無量。
    
然而只有道家講無和有是循環互有並存才能生生不息的,靈魂的概念,生時有無形的靈體,死後有有形的實相,生死只是暫時形態的互換,注重有形身體的德性修行,也注重無形靈體的道性修行,生化無常,道中之奧妙唯有深深究竟才能體悟。

因此選擇適合自己的宗教,是修行前很重要的一環,不要大雜燴,修行道教卻拿佛教思想來講訴修行方法,那是不對的,畢竟各個宗教思想有所差異,各個宗教裡又因為修行方法不同而有派系之分,你說是吧?

道教的「靈修法門」起源於民國三十八台灣花蓮的聖安宮,慈惠堂的總部,慢慢擴至全臺灣,早期都是坤眾,因為靈修不同于乩童,又多是女性,因此不被廣大的社會認同,早期的修者在這社會上是相當辛苦的,直到民國七十五年後才開始而且是慢慢的接受,民國八十至九十年間大流行,到處可見。

但是一個新興的派系如果沒有主軸思想、整體修行方法、沒有原由根據是無法長久存在的,因此我將所學盡全力寫於書中希望對後進修者能破除迷思,走正確的修行之路,這是我寫書最大的原因。

(玄谷道人 2019.06.21)


《道脈靈修》玄谷道人著可向陳威淵老師索取(0911177082),免費索書,歡迎助印。

陳威淵老師的書已經出版16年,發行約十萬本,歷經多次改版增修內容充實,開台灣道脈靈修書籍之先河。書中創建許多靈修名詞與觀念,值得對道家思想與靈修法門有興趣的朋友參閱。

陳老師教導道家清靜無為,以及道教仙道修行,無開宮辦事,作法也無收費。歡迎詢問道脈靈修相關疑惑。

 

arrow
arrow

    虛靜常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