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超脫人性.jpg


道脈靈修之《莊子內篇遊》
肆、人間世
四、超脫人性、遊戲人間


    第三個故事是出仕為官更困難的差事。顏闔將傅衛靈公大子,而問於蘧伯玉。

    歷史上,衛靈公的太子是殘暴的。這顏闔被任命當太子的老師,負責教導太子。而這位太子既聰明又粗暴,權力在他手掌,心思一閃,一句話人命就沒了。他只看到別人的缺失,就是無視於自己的過錯,像這樣子的差事無非是天天與猛獸為伍的日子,時時提心吊膽無一寧日。如履薄冰,步步為營,於是專程來請教衛國能人蘧伯玉先生。

    這講的就是人性。人一初生來到人間之時,一切都是處於混沌狀態,三魂、七魄、肉身都還沒到位,腦中清明尚無心思,七魄還沒主導肉身,醫學說尚未發育完成。求生的本能,開始慢慢地運用肉身,用耳朵聽聲辨位,用嘴巴、舌頭吸吮。兩個月內的嬰兒眼睛所能看到的聚焦大概只有十公分的距離,而所見的皆是黑白影像。漸漸地七魄主導了肉身,慢慢的適應人間世界。七魄到位即多了思想、心思,七魄的思維自然是以自我為中心,求生的本能、所有學習認知都將變成我識,這就是人性。

    人也是動物,只要是動物都有我識,我識就是最初的獸性,動物混沌求生的本性。人性複雜思慮繁多,人身以外的一切時時藉著人的感知牽引著內心的波動,一動便生生不息永無止境。

    人的本性,人性混沌之初,無有好壞,隨性哭笑,餓了哭,不舒服哭,吃飽睡,舒服靜。最單純的本能反應。七魄我識改變了這一切,便多了巧智,巧智多且雜,人心不得安寧,時時刻刻,分分秒秒與外界斤斤計較。

    以肉身為界,向外尋求,永無止境,在自私自利的前題下,到最後只有浪費生命,一無所獲。然而向內修行,知足而不爭,知足不爭人性才能寧靜,寧靜才能清明,清明才能虛室生白,才能體會萬物為一的道(真理)。也才能以道樞居懷中,道樞能居懷中,才能真正了解自性,了解自性也才能理解人性。

    千千萬萬的人乘以千千萬萬的人性,那真是無極之境。人生在這樣子的環境世界不就是顏闔的處境嗎?學了道、懂了道。透徹自性、理解人性才能伴隨他人之性,彼且為嬰兒,亦與之為嬰兒。彼且為無町畦,亦與之為無町畦;彼且為無崖,亦與之為無崖。其為螳螂欲以其臂以擋車轍。不過要明白一點,欲隨順人性必先透徹自性,清明自性,以道樞為中心,而不是隨便沒有原則,這是修道與沒有修道的區別。

    真正透徹人性才能以道樞居懷中,才能不爭,不爭方能知足,知足才能靜心,以清靜無為之心境處世,對應人間的一切,隨遇而安,安祥自在,入水火而不沾其身,大澤焚而不能熱,河漢冱而不能寒,疾雷破山風振海而不能驚。外界的一切萬物為一,天道自然,本來就是這樣,何況人間?人的世界是由人組合而成,人間社會是人性的社會,是猛獸的社會,身外一切在沒有外界觸動引發之前是暫時的寧靜,一但觸發人性界限便如兇虎猛獸,人間社會步步凶險,莫當螳螂,莫為愛馬者,唯有修道,入水火而能全身,超脫人性而能逍遙,處人間世而能遊戲於人性之間。

(玄谷道人 2022.03.01)

《莊子內篇遊》玄谷道人著


《道脈靈修》玄谷道人著,可向陳威淵老師索取(0911177082),免費索書,歡迎助印。

陳威淵老師的書已經出版17年,發行約十萬本,歷經多次改版增修內容充實,開台灣道脈靈修書籍之先河。書中創建許多靈修名詞與觀念,值得對道家思想與靈修法門有興趣的朋友參閱。

 陳老師教導道家清靜無為,以及道教仙道修行,無開宮辦事,作法也無收費。歡迎詢問道脈靈修相關疑惑。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虛靜常明 的頭像
    虛靜常明

    道脈靈修

    虛靜常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