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20223.jpg

柒、修行方法參研

    很多很多的靈修的師兄師姐問我,到底要怎麼修? 聽到這句話,真是感觸良多,內心不捨這群茫然的真靈道子啊! 

    修行沒有止境,一山還比一山高,代代輩出有能人。謙恭參研,用事中庸,微觀自然,覺悟知命,方向正確,認真修持,元靈不斷昇華,甚玅難以口述。唯有真修實練,才能體悟。自在妙華,逍遙無憂,不受制於人間萬物,心境所住與真仙無異矣!

    淺說靈修道門可以理論上與實際上兩方面來進行。在理論上可採用修性與修命,性命雙修作為修行的方向。在實際上,可修靜與修動來作為真修實練的方法。

    (一)修性: 老子道德經生死章第五十:「出生入死,生之徒十有三。死之徒,十有三。夫何故,以其生生之厚。蓋聞善攝生者,陸行不遇兕虎,入軍不被甲兵。兕無所投其角。虎無所措其爪。兵無所容其刃。未夫何故,以其無死地。」這裡所指的十有三就是七情六慾。七情者,喜傷心,怒傷肝,哀傷肺,懼傷膽,愛傷神,惡傷情,慾傷脾。因此,虛情寡慾是修行必須先修的功夫。能超脫十三之束縛,是出者生。若陷入其中,沉迷不醒,是入者死。所謂的生與死是超脫之意,是靈魂昇華成聖胎或散離沉淪輪迴之意。所以說脫超十三者,人間一切如兇虎、軍刀之險厄也不能動搖其心,傷害心境,如此靈魂已處在清聖不滅之境。
    人立天地之間,外在的環境,人、事、物一切分分秒秒激發著內在七情六慾之感發,謂之為性。是「有」之性。萬物自然而生,如單細胞生物演化成多細胞生物,空中飛翔之生物演化成陸行生物或水中游行之生物,水中生物演化成旱陸生物,或旱陸生物演化成水中生物。一切萬物都會為了更適合環境生存而演化成另一種不同外相之生物,此種自然之象徵無可言之本質,也謂之性,是「無」之性。對人而言,是一種潛在內心純真無私無邪之本質,是本然之性,是一種反向思考方式的原動力。因此極惡之人也有一善初念,極善之人也有一惡初衷。
    因此,修性可以脫出「方內」之縛,悠遊於人間。順天理,照自然,而教生於「方外」。何不是修道重要的方法呢?


    (二)修命: 陰陽結合,生生不息,在虛空可化萬象,在天地可生萬物,在人體可養長生。
    人之肉體靠氣維生,人若無氣,命休矣!有呼吸,人才能存活。我們呼吸空氣入體內,身體接受氧氣,而將其他氣體呼出。血液將氧氣送到身體各部位,人才能活。早在幾千年前,道家先知便提出養生之道在於練氣。人要做任何事情,要修行,必須先要有生命。也要有健康的身體才能夠完成。因此,今生可降生為人應該愛惜生命,好好生活,五味入口,嚐之如飴。 
    修命就是修練有形之命,而成就無形之命,結成永生不滅之命。也就是修練肉體,使元靈結成聖胎,真靈返歸無極。
    修命重在練精化氣,練氣化神,練神返虛。命之源乃精也!精不漏可保命。喜愛歡魚命不長,放縱無度命休矣!守固精源,修練得法,能將精練化成氣,此氣乃真氣,是有能量的氣。運行真氣遊走全身謂之行「周天」。神清氣爽,諸病不輕來侵,精神飽滿,丹田十足,聲音宏亮,兩眼神就,腦清靜明。觀事透徹,養就柔性,行事中庸,一切慈悲,用心觀照萬物,顯慈性於人間,這是修有形之命。
    無形之命就是本命元靈。人身肉體者,誰能不死,藉假修真是不二法門。修練肉體使今生今世之三魂七魄合而為一,十分完滿,真靈結成,真氣充滿真靈,聖胎結成,元靈聖光氣化假體,成就道果,返歸無極,拜母成仙。

    那麼在實際上,修練的方法就是動與靜。 
    (一)修靜: 天靜明朗怡和,地靜山明水秀,人靜心平氣和。修練靜之功夫,觀事能順眼,聞言不動心,長短不計較。遇事以靜用之,腦能清,顯得宜之方法,自然平順無礙。

    練靜則靜身、靜心、靜息也。靜身可長命,細胞老化或死亡的時間比較慢,青春易持久,人長壽,所謂去老返童。身要靜,心才能靜。心靜,不胡思亂想,不掛意任何雜事,再配合調息,這是修靜的基本要求。 
    身靜而盤坐,心靜無雜念,腰直,頭正,兩眼皮自然下垂,兩眼聚焦玄關,集中精神,兩手自然,雙掌向上交疊,舌頂上顎,緩緩呼吸。
    吐納有順逆兩式,順腹吐納法,可以使肌肉間隙經絡中的組織液得以流動,使肌肉保持彈性。氣遊走全身,暢通無阻。逆腹吐納法就是丹鼎練功法。丹田有很多神經叢和腺體,藉著呼吸擠壓動作,可分泌各種活性物質,活化身體各部器官,因此有養生長命之功效。
    老子云:「專氣致柔,能嬰兒乎。」莊子云:「古之真人,其息深深。」孫思邈真人云:「氣息得理,即百病不生,若消息失宜,即諸痾竟趨。善攝養者須知調氣,方焉。」吐納調息,越深越緩越好。雙股夾緊才能止下口,真氣不漏。自然呼吸,少時,身體自然生熱,熱能量煉精昇華成氣,氣沉丹田,自然運行,行小周天再行大周天,凝氣就神,精神飽滿,兩眼有光,至七竅通明,此時心境清淨可感天地,可應萬物,寂靜能通。
    修練打坐是無止境的,是要不斷的反覆練習,其中玄妙是無法以言語形容,必須靠自己修練當中去體會其中的意境。然而在打坐當中,因為每個人心境不同,目的不同,企圖不同,方法不同,等等諸多因素之影響,而衍生很多很多的差錯,因此要特別小心。


    (二)修動: 靜之極則動,動之極則靜,動靜雙修互補相成,靜可補動之不足,動可補靜之不足,內外雙修,其功可成。
    華陀云:「動搖則谷氣得消,血脈流通,病不得生,譬猶戶樞,終不朽也。」動則是動作,是動態的,既是動態則無法形容。在這裡只做簡單的述說。靈修之靈動該由元靈來帶動,其動作千百樣,但不管其動作為何,重點是外在氧氣與體內濁氣互換,使真氣遊走全身,血路通順,真氣飽滿,自然會沉於丹田。氣會再由丹田經奇經八脈,全身筋骨得以舒展,丹田氣足,聲音宏亮,無食不餓,食也不覺其飽。靈動後全身舒暢,精神飽滿,縱使有筋骨酸痛的現象,也可藉由修練靈動就可不藥而癒。
    修靜與修動這門功夫,對身體有莫大的幫助。就算不談宗教,一般人身體筋骨酸痛者或是五十肩,胸悶氣不順,慢性病,血壓不正常等等,都可藉由修練不藥而癒。
    在修動這門功夫,也會因為學修者意識歪念,或是引導錯誤而誤以為是神聖降體,愚昧不知,而開宮立壇,到頭來什麼都不是,也什麼都不會,而茫然不知要如何是好。這一點也要特別注意。 
    初學靜坐的人雜念會比較多,那是因為我們眼、耳、鼻、口、心一直在動,而當一切都靜下來時,妄念就產生。就好像在白天隔壁鄰居吵雜聲,我們聽不到,夜晚時巷口或更遠的高跟鞋聲都聽得見,這道理是一樣的。去除雜念是很重要的,一群好幾拾人在聊天的場合,能夠獨自一人靜坐,而不起妄念,這才是靜坐的功夫。

(摘自道脈靈修 p.61-66)

下一篇: 捌、閉關修練


《道脈靈修》玄谷道人著,可向陳威淵老師索取(0911177082),免費索書,歡迎助印。

陳威淵老師的書已經出版16年,發行約十萬本,歷經多次改版增修內容充實,開台灣道脈靈修書籍之先河。書中創建許多靈修名詞與觀念,值得對道家思想與靈修法門有興趣的朋友參閱。

陳老師教導道家清靜無為,以及道教仙道修行,無開宮辦事,作法也無收費。歡迎詢問道脈靈修相關疑惑。

arrow
arrow

    虛靜常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